聚力强“链” 朝“汽”勃发
——六安开发区推进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
在六安开发区的“牵线撮合”下,7月12日,河北立中集团、广东文灿集团就“一体化压铸铝合金材料”领域的深度研发合作举行签约仪式。这标志着两家上市企业在该领域实现上下游“链动”,也彰显了六安开发区助力区内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链上企业”协同发展的主动担当。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作为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主平台的六安开发区,抢抓合肥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契机与合六同城化发展战略机遇,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着力推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展现了园区高质量发展的蓬勃生机。
链上持续发力,产业集群不断壮大
6月28日,借2024年度铝车轮行业涂装发展高峰论坛之机,六安开发区与定南色耐特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年产200万只轮毂项目的招商协议。该项目计划建设铝合金乘用车超轻、高刚、降噪OEM配套轮毂和AM市场轮毂生产线等。项目的签约落地,是近期六安开发区推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强链补链的成果体现。
作为距离省会合肥最近的国家级开发区,六安开发区立足地理优势和产业基础,瞄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及其细分领域,绘制产业链图谱,锚定精准招商、专业招商“坐标”,着重在建链、延链、补链、强链上发力。一方面围绕蔚来、大众、江淮等整车厂上下游产业链BOM物料清单表及头部企业、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名单,实行按图索骥、叩门招商、点对点招商;另一方面,紧盯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产业集聚区域,“走出去”开展招商推介活动。在此基础上,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政策机遇,加强与沪苏浙及合肥等地结对共建,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实体化合作态势。
今年以来,该区先后赴上海、宁波、深圳、常州、昆山等地招商165批次,举办投资环境说明会7场,成功引入色耐特汽车轮毂、昌辰新能源汽车注塑件等新项目。通过加快推动上海中江智车产业园项目建设,成功签约沪苏浙地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22家,其中4家已入驻装修;探索实施与上海地区“飞地”和“反飞地”合作,建立协商共管、产业互促、创新共融、利益共享等合作机制,推动“上海企业+开发区资源”“上海企业+开发区基地”等模式,进一步推动了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要素供给加力,产业活力持续涌动
搭建校企对接、产教融合平台,拓宽企业人才引进渠道,促进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7月11日,六安开发区与六安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召开校企合作交流座谈会。会议现场,园区18家企业与高校面对面交流,探讨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解决企业人才需求的新思路、新途径。
此次会议是该区加强企业人力资源要素保障,为园区企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区多措并举加强人才引育工作,组织企业与多所院校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采取共建人才培育基地、学生实训实践基地等方式,为企业培养输送急需人才。目前,已有24家汽车产业企业与开发区、院校签订政校企三方合作协议,通过供需“连心桥”,达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成功招引421名技能型人才。
不仅仅是提升人力资源要素保障水平,该区管委还出台专项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例如,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企业,推出一系列惠企措施,以“真金白银”助力产业加快发展。
与此同时,该区强化服务主动作为,全方位保障项目落地、产业发展要素需求。建立从一个专班长到一套体系服务的安商服务工作机制,打造“专班吹哨,部门报到”的全流程安商帮办制度;推深做实周六项目日工作机制,破解项目建设过程中水电气、道路、围墙等相关“疑难杂症”;聚焦企业所盼开展产业链供需和要素对接活动,今年共举办新能源汽车产需对接会、银企对接会、政策宣讲会等活动10场(次)。
配套支撑给力,产业生态不断优化
7月10日上午,位于六安开发区核心区的六安新能源汽车配套绿色表面处理产业园迎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入驻企业集中签约暨项目一期封顶仪式。据了解,该项目的亮点是为区域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链补上绿色发展的“重要一环”。其作为安徽省乃至华东区域首个电镀废水零排放项目,将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提供表面处理服务,助力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做大做强产业,需要良好的“生态”。在推进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的同时,近年来,六安开发区持续提升完善产业生态。除了加快推动绿色表面处理产业园建设,该区正在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高端零部件测试基地。该项目利用区内长三角一体化承接产业园内现有场地,购置新能源汽车相关检测设备建设实验室。建成投用后,将为园区乃至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企业就近提供共性、关键的专业测试服务。
记者了解到,该区还着力优化创新生态,以培育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为抓手,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发展动能,培育出更多新质生产力。园区现拥有汽车产业关联工业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
良好的产业生态就是集聚产业的土壤。作为该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项目的主要承载平台——在沪汉蓉高速下道口处规划的近5平方公里的“智能电动汽车零部件配套基地”,现已引入智能电动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23家、总投资达182.9亿元。截至目前,全区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有37家,其中包括上海多利集团、广东文灿集团、河北立中集团、江苏雷利电机等多家业内赫赫有名的整车零部件一、二级供应商。